国开(河南开放大学)25春《环境保护法》期终考试【标准答案】
期终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 )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A.禁止
B.允许
C.可以少量
D.鼓励
2.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 )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低能耗
B.低污染
C.高能耗、高污染
D.清洁型
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有权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主体是( )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4.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是()
A.清洁生产
B.回收利用
C.保护环境
D.防治污染
5.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6.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A.个人
B.企事业单位
C.生产经营者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概念指的是哪些方面?( )
A.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
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8.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 )给予奖励
A.所在单位
B.上级单位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人民政府
9.环境行政处罚的方式不包括:()
A.责令停产停业
B.排除危害
C.警告
D.罚款
10.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包括()
A.拘留
B.赔偿损失
C.行政处罚
D.行政处分
11.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标准。
A.国家
B.地方
C.地方环保部门确定
12.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B.《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D.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 )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A.禁止
B.允许
C.批准后许可
D.付费后许可
14.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
B.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
C.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D.综合治理要求根据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
15.《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
A.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
B.责令停产整顿
C.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16.目前限期治理项目,治理期限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A.3
B.5
C.2
D.1
17.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
A.赔偿损失
B.排除危害
C.罚款
D.恢复原状
18.关于环境责任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环境资源进行维护、恢复和整治
B.有计划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C.对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D.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环境权的内容()
A.环境监督权
B.环境管理权
C.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
D.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
20.下列关于环境法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A.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B.保护权益的共同性
C.法律主体单一性
D.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21.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
A.环境监察
B.环境监测
C.环境影响评价
D.环境检查
22.对环境立法监督采用的方式不包括:()
A.批准
B.检举
C.备案
D.发回
23.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表述错误的是
A.具有非法出售行为
B.具有非法收购运输行为
C.具有非法猎捕、杀害行为
D.具有非法人工繁育行为
24.环境噪声通常是指超过()分贝的环境声音
A.40
B.60
C.80
D.50
25.关于排污许可管理,表述错误的是
A.排污申报
B.审批发放排污许可证
C.C,监督管理排污许可证
D.D,所有污染物均需进行排污权交易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B.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C.只有建设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才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战略发展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27.环境民事诉讼最为常见的是()
A.变更之诉
B.赔偿之诉
C.确认之诉
D.给付之诉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共同复合而成的统一体
B.生态平衡不同于自然平衡
C.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代,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
D.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29.环境信息,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
A.正确
B.错误
30.黄金是恒定资源,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资源。
31.垃圾也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32.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保护法答案:https://www.opzy.net/91888.html
33.环境法是全面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强大法律武器。
34.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的人只要付费了,就当然免除其恢复和整治的责任。
35.我国现行的《循环经济法》是我国的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36.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正确
B.错误
37.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单一的所有权制度。
38.环境行政处罚对象是行政机关。
39.2003年9.1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我国环评制度法制化地位正式确立。
40.水体即水环境,是指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域以及地下存在的水的自然综合体。
41.依承担责任主体不同,环境行政责任可分为()
A.行政公务人员的环境行政责任
B.行政主体的环境行政责任
C.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行政责任
D.行政监督主体的环境行政责任
42.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 )措施。
A.统一规划
B.统一标准
C.统一监测
D.统一防治
43.环境权的特征包括()
A.环境权具有应然特性
B.环境权具有社会特性
C.环境权具有自然特性
D.环境权具有时代特征
44.政府行为的失范,造成环境危机。政府行为失范具体表现有()
A.地域保护主义行为
B.片面化行为
C.失误性的决策行为
D.短期行为
45.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B.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C.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D.重点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测数据不用向社会公开
46.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 )的权利
A.获取环境信息
B.制定环境政策
C.参与环境保护
D.监督环境保护
4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 和 ,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48.防治水污染应当按( )进行统一规划。
A.区域
B.地址
C.流域
D.污染程度
49.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产品的( )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A.生产者
B.销售者
C.进口者
D.使用者
50.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 )含铅汽油。
A.生产
B.进口
C.销售
D.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