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河南开放大学)25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考作业3【标准答案】
作业练习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纪实与虚构》在结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装饰感”。
2.小说《棋王》中的王一生拜“捡烂纸的老头”为师。
3.《纪实与虚构》是王安忆的处女作。
4.小说《铸剑》中的眉间尺名叫宴之敖者。
5.《孕妇和牛》是铁凝的成名作。
6.《李有才板话》里的李有才是一个放牛人。
7.林语堂是19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作家。
8.《午门忆旧》的结尾颇有几分滑稽,但也耐人寻味。
9.在《纪实与虚构》里,作者以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了作家本人的故事。
10.张爱玲在《更衣记》里说:男装的近代史较为平淡。
11.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
A.《合唱》
B.《旗》
C.《赞美》
D.《我》
12.下面作品不属于韩少功散文的有
A.《思维的乐趣》
B.《灵魂的声音》
C.《对话四则》
D.《大地上的事情》
13.《子夜》节选部分,最后范博文所说的一段话,你认为有什么表达效果
A.把吴公馆的小舞台和外面的大世界联系起来,体现社会分析小说的特征。
B.借作品人物的口,说出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C.和情节发展的衔接方面显得生硬牵强。
D.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
14.下列特征,符合《正红旗下》大姐夫的有
A.大眼睛
B.长脸
C.高鼻子
D.手脚不识闲
15.曹禺一起强调自己写的是“诗”,也有研究者明确提出曹禺剧作具有“诗化现实主义”的特征,这是因为
A.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
B.曹禺伤口的剧情与现实的联系十分紧密
C.曹禺作品生活表现的逻辑不甚严密
D.曹禺作品常常带有偶然性或传奇色彩
16.下面作品属于戴望舒诗歌的有
A.《乐园鸟》
B.《雨巷》
C.《单恋者》
D.《寻梦者》
17.下列语言,符合《春之声》的有
A.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
B.其题目取自《春之声圆舞曲》
C.其主人公二十多年没回过家乡
D.小说反映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8.在《新青年》上最早进行新文学尝试的白话诗人主要有
A.胡适
B.郭沫若
C.沈尹默
D.刘半农
19.下面人物,属于《倾城之恋》的有
A.萨黑夷妮公主
B.范柳原
C.阿栗
D.白流苏
2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
A.《春蚕》
B.《秋收》
C.《残冬》
D.《林家铺子》
21.“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这是作家()理想中的散文
A.周作人
B.汪曾祺
C.沈从文
D.贾平凹
22.下面人物,为徐志摩老师的是
A.梁启超
B.陈通伯
C.胡适
D.叶公超
23.周作人《水里的东西》创作于
A.民国十八年五月
B.民国十七年五月
C.民国十六年五月
D.民国十九年五月
24.“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此语出自
A.《再别康桥》
B.《复任公的信》
C.《猛虎集自序》
D.《他眼里有你》
25.认为对于小说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精神自由”的作家是
A.王小波
B.韩少功
C.贾平凹
D.史铁生
26.《子夜》的体裁是
A.中篇小说
B.短篇小说
C.散文集
D.长篇小说
27.《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儿子给他的“寿礼”是
A.几个响头
B.几斤肉
C.几百元钱
D.一百个寿桃
28.陈聋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莫须有先生传》
B.《纺纸记-楔子》
C.《菱荡》
D.《桥-灯笼》
29.小说《在酒楼上》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给予了( ),另一方面又尖锐的批评了他以敷敷行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
A.深切的同情
B.深刻理解
C.特别关注
D.热情的赞扬
30.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是一篇
A.荒诞小说
B.心理分析小说
C.写实小说
D.浪漫主义小说
31.“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此语出自
A.《菱荡》
B.《桥·灯笼》
C.《莫须有先生传》
D.《纺纸记·楔子》
32.雁荡山山峰最高者是
A.百岗尖
B.灵芝峰
C.五老峰
D.幞头峰
33.《忆狗肉将军》中的“狗肉将军”是指
A.韩复榘
B.张勋
C.张宗昌
D.段祺瑞
34.在《呼兰河传》里,骂“祖父”是“死脑瓜骨”的人物是
A.“我”的祖母
B.“我”的姑母
C.“祖父”的仇人
D.“我”的邻居
35.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城”是指
A.上海
B.杭州
C.广州
D.香港
36.杨绛《隐身衣》的从容与平和,取决于什么态度
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B.不甘心受轻忽
C.说废话玩儿
D.努力向上,勿白暴白弃
37.“孺子不得无礼!”此句的‘孺子’意思是
A.儿子
B.儒家的儿子
C.小孩子
D.百姓
38.“下马先寻题壁字”语出自
A.《儿女》
B.《月下老人祠下》
C.《放猖》
D.《三竿两竿》
河南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答案:https://www.opzy.net/92330.html
39.艾青《乞丐》最初发表于
A.1938年
B.1937年
C.1936年
D.1939年
40.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打虎”的“虎”是指
A.刘广聚
B.阎喜富
C.马凤鸣
D.闫恒元
41.“以‘野蛮’征服‘文明’、用‘无知’战胜‘知识’时代也跟着他们永远去了。”此语出自
A.《思维的乐趣》
B.《午门忆旧》
C.《十年一梦》
D.《隐身衣》
42.巴金的《十年一梦》写于
A.1983年
B.1984年
C.1981年
D.1982年
43.开始用鲁迅笔名的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朝花夕拾》
C.《孔乙己》
D.《阿Q正传》
44.“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此诗句的作者是
A.孟郊
B.李贺
C.李商隐
D.元稹
45.《涌幢小品》所载的“廷杖”始施行的朝代是
A.明朝
B.元朝
C.唐朝
D.宋朝
46.《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死于
A.车祸
B.难产
C.疟疾
D.肺病
47.鲁迅的《影的告别》创作于
A.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B.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C.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
D.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48.《商州又录》是一篇
A.写景散文
B.叙议结合性散文
C.回忆性散文
D.纪实散文
49.下列作品出现“秋心居士”这一名字的是
A.《雁荡山的秋月》
B.《放猖》
C.《忆狗肉将军》
D.《三竿两竿》
50.“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此语出自
A.《桥-灯笼》
B.《放纸记-楔子》
C.《菱荡》
D.《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