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浙江开放大学)25春《经济法》形考任务1【标准答案】
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适用范围的是( )。
A.继承纠纷
B.出资合同纠纷
C.劳动纠纷
D.农村集体土地纠纷
2.张某从赵某开设的网店购买一件手工玩具,因对玩具质量不满意,委托朋友孙某处理退货或退款事宜。孙某与赵某协商达成协议,张某不退货,赵某退还货款100元。随后,赵某依约将100元退还张某,关于该事件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孙某受张某委托与赵某达成协议的行为是法定代理行为
B.孙某受张某委托与赵某达成协议的行为是表见代理行为
C.孙某受张某委托与赵某达成协议的行为是指定代理行为
D.孙某受张某委托与赵某达成协议的行为是委托代理行为
3.某市房地产主管部门领导王大伟退休后,与其友张三、李四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王大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公司股东名册上,在未告知其弟王小伟的情况下,直接持王小伟的身份证等证件,将王小伟登记为公司股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司股东应是王大伟
B.公司股东应是王小伟
C.王大伟和王小伟均为公司股东
D.公司债权人有权请求王小伟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4.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效行为的是( )。
A.违背公序良俗
B.受欺诈的
C.受胁迫的
D.显失公平
5.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可以将其划分为( )。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成文法与习惯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公法与私法
6.2023年5月,甲上市公司拟收购本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下列关于该公司股份收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公司在此次收购后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可以达到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20%
B.该收购计划可以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决定
C.该公司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此次收购
D.该公司收购的股份可以在收购后第5年转让给公司员工
7.甲、乙两人签订委托理财合同,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规定,“由本合同所生的一切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法院对民事案件有一般的管辖权,因此,就该委托理财合同产生争议的,当事人既可申请仲裁,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B.如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C.仲裁费用相对诉讼较低
D.如委托理财合同无效,此仲裁条款未必无效
8.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起始时间为( )。
A.双方协商的日期
B.裁决书执行之日
C.裁决书送达之日
D.裁决书作出之日
9.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限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公司收购自身股份奖励给职工的,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 2 年内转让给职工
B.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 1 年内不得转让
C.公司监事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0%
D.公司董事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 3 年内不得转让
10.下列关于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兼任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B.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C.公司经理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D.公司董事会秘书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11.公司章程可以规定的事项有( )。
A.劳务出资
B.某人出国
C.公司解散
D.不设立股东会
12.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的区别体现在( )。
A.行为成立后的效力不同
B.主张权利的主体不同
C.行为效果不同
D.行使时间不同
浙江开放大学经济法答案:https://www.opzy.net/94780.html
13.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美元
B.专利权
C.能源
D.自然人
14.根据经济法调整领域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 )。
A.宏观调控法主体
B.市场规制法主体
C.调控主体
D.规制主体
15.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A.主体
B.客体
C.知识产权
D.内容
16.经济法主体的范围不包括国家机关。( )
17.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表现为股权;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表现为股票。( )
18.子公司受母公司控制,和分公司一样属于分支机构,并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19.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20.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
21.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2.合伙企业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除合伙协议约定外,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2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第二审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
24.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行为。( )
25.网络虚拟财产不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