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东财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

D、唯物史观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9.“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知它。”这句话说明了( )。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

1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有( )。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有( )。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东财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

A、对

B、错

2.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A、对

B、错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4.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间性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

A、对

B、错

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 )。

A、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大变革

B、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

C、社会形态的变更

D、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事求是的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人是( )。

A、马克思 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 )。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B、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C、真理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本性

D、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6.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

A、宪法

B、国家

C、政党

D、民主

8.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 )。

A、生产关系的变更

B、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革命的爆发

D、科学技术的进步

9.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人民的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10.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 )。

A、必然转化为偶然

B、偶然转化为必然

C、现实转化为可能

D、可能转化为现实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应该( )。

A、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B、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D、必须照搬先进的模式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有( )。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依赖于感觉器官,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思维”

D、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4.以下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有( )。

A、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与经济基础相比较,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C、在实践中,经济体制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D、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根本的决定性作用。

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蕴含的哲学原理有(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决定量变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过程。( )

A、对

B、错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

A、对

B、错

3.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活动。( )

A、对

B、错

4.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A、对

B、错

5.资本本身具有一种能使使用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

D、唯物史观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9.“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知它。”这句话说明了( )。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

1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有( )。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有( )。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

A、对

B、错

2.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A、对

B、错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4.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间性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

A、对

B、错

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 )分离的历史过程。

A、资本家和工人

B、生产者和生产资料

C、劳动者和劳动资料

D、商品经营者和产品生产者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

B、科技发展史

C、思想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4.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事求是的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6.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7.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比,与劳动生产率成( )比。

A、正,正

B、正,反

C、反,反

D、反,正

8.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

A、宪法

B、国家

C、政党

D、民主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 )。

A、劳动

B、实践

C、创造

D、生产

10.“反者道之动”蕴含的辩证法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的普遍性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有( )。

A、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

B、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C、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

D、可能性与现实性

2.生产力的状况是指( )。

A、生产力的水平

B、生产力的性质

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生产力的结构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C、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完全取决于社会历史规律

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 )。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B、进行国际交往

C、实行政治统治

D、进行社会公共管理

5.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贸易自由主义的深化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活动。( )

A、对

B、错

2.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3.资本本身具有一种能使使用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 )

A、对

B、错

4.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

A、对

B、错

5.和谐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 )。

A、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大变革

B、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

C、社会形态的变更

D、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事求是的方法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人是( )。

A、马克思 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 )。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B、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C、真理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本性

D、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6.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 )。

A、宪法

B、国家

C、政党

D、民主

8.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 )。

A、生产关系的变更

B、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革命的爆发

D、科学技术的进步

9.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人民的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10.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 )。

A、必然转化为偶然

B、偶然转化为必然

C、现实转化为可能

D、可能转化为现实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应该( )。

A、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B、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D、必须照搬先进的模式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有( )。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依赖于感觉器官,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思维”

D、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4.以下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有( )。

A、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与经济基础相比较,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

C、在实践中,经济体制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D、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根本的决定性作用。

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蕴含的哲学原理有(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决定量变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历史过程。( )

A、对

B、错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

A、对

B、错

3.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活动。( )

A、对

B、错

4.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A、对

B、错

5.资本本身具有一种能使使用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

D、唯物史观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9.“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知它。”这句话说明了( )。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

1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有( )。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有( )。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

A、对

B、错

2.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A、对

B、错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4.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间性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

A、对

B、错

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

D、唯物史观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9.“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知它。”这句话说明了( )。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

1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有( )。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有( )。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

A、对

B、错

2.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A、对

B、错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4.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间性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

A、对

B、错

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A、对

B、错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生产关系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3.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经济价值

4.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核心价值观

5.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6.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

D、唯物史观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9.“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知它。”这句话说明了( )。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C、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性

1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二、多选题(共5题,25分)

1.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

A、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B、阻碍技术的进步

C、导致两极分化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有( )。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意义有( )。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D、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4.下列观点中正确反映了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

A、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5.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有( )。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三、判断题(共5题,25分)

1.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

A、对

B、错

2.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A、对

B、错

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A、对

B、错

4.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间性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 )

A、对

B、错

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A、对

B、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东财23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3【标准答案】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