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开(河南开放大学)25春《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3【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形考任务三(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是最重要、影响非常大的国际组织。

 

2.广义的选举制度是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议机关代表的制度。

 

3.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以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4.古希腊通过战争和征服,从外邦和外族夺取土地、奴隶,形成了古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

 

5.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指标。

 

6.政治参与与政治合作、政治一致相同。

 

7.政治选举是在人民主权原则的基础上,为解决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矛盾提供的一种合理途径;社会监督则试图以权利制约权力,为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提供某种不可取代的保障。

 

8.我国采取的是单名额选区制。

 

9.监督可以说是政治权力的免疫系统,其目的在于抵御政治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治理和公共利益的顺利实现。

 

10.一般而言,霸权国家往往支持自由贸易,而其权力优势也使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从而确保自己及其同盟国家和多数国家从自由贸易中获益,并构建国际安全的基本框架。

 

11.公共权力本身并无独立意义和终极价值,它既然产生于公民权利,就必须以公民权利为其终极目的和归宿。这就从根本上构成了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12.竞选是西方国家选举中一道浓墨重彩的风景线,是议员、总统、副总统等候选人为了提高自己当选的概率,采取各种方式去争取选民选票的行为。

 

13.传统安全问题包括难民问题、族群融合问题、恐怖主义、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局部性的抵抗运动蔓延、病毒全球流行等。

 

14.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15.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要上升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16.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主动型发展。

 

17.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直接民主政治体制下的人民主权原则找到了承载平台,也让国家权力行使者获得了民意和合法性的基础。

 

18.当社会成员不把冲突看成对错之争(正统与非正统之争)时,政治竞争的合法性得到承认,政治文化呈现出较多的现代性,民主机制很好运行的概率就大得多。

 

19.文化方面的逆全球化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思潮,这里既有发达国家的排外思潮,也有不发达国家为抵制资本主义入侵的努力。

 

20.建构主义的思想认为国家有多重的利益认同,国家行为体之间采用友善模式还是敌对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的身份认同。国家行为体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并促成敌对模式向友善模式转变,从而实现更为和平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

 

21.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所在。

 

22.现代政治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程序化,这意味着政治管理并不主要依赖官员的思想、个性等主观特征,而是主要依靠程序化的机制来实现政治管理的有序和效率。

 

23.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

 

24.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规则和程序的、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较为固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地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的和合法的特点,通常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25.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26.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治理体系通常称为朝贡体系(或者称为宗藩体系)。这一体系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的藩属国在经济上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政治上则体现为服从并保持地区稳定的双边关系。

 

27.政治表达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体制下人们的言论自由。

 

28.政治学家侧重于研究人们的政治心态,即人们对政治的心理取向,以解释政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29.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

 

30.早期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代表有罗斯福。他主张通过国际组织来管理国际冲突,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激进革命的发展模式,以(  )为典型。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32.在我国,个别接触的形式很多,其中一种制度化的做法就是(  )。

A.政府热线

B.政府协商对话

C.政策听证会

D.信访

 

33.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  )。

A.司法监督

B.行政监督

C.立法监督

D.政党监督

 

34.在资本主义国家,选区的划分与该国的政党制度关系密切,(  )往往得益于单名额选区制。

A.一党制

B.一党居优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35.(  )往往是国际安全的主要动荡来源。

A.恐怖主义组织

B.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C.跨国贩毒和人口走私组织

D.煽动暴力和反人类思想的邪教组织

 

36.(  )赋予政治行为特定的意义,构成了一定社会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是决定政治文化性质的关键因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7.在以传统安全为主的时代,国际制度主要关注(  )问题。

A.政治安全

B.军事安全

C.国际贸易规则

D.经济安全

 

38.定期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协商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重要的国际争端解决方式。这一国际体系先后经历了(  ),成为当代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来源。

A.乌得勒支和约

B.旧金山和约

C.维也纳体系

D.巴黎和约

 

39.作为全球治理的游戏规则,(  )是实现有序的国际秩序的重要途径。

A.国家制度

B.国际规制

C.国家规范

D.国家联盟

 

40.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本质是(  )的,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化,但往往损害和牺牲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A.保守主义

B.自由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41.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  )相伴随。

A.现代民主政治体系

B.独裁统治

C.宗教巫师

D.部落酋长

 

42.(  )是人们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未来目标指向的设定。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43.(  )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44.在现代社会中,(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选举

C.监督

D.罢免

 

45.社会监督主要包括(  ),它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A.公民监督

B.社会团体监督

C.舆论监督

D.政党监督

 

46.社会团体通过(  )方式,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A.选举

B.请愿

C.对话

D.示威

 

47.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行为

 

48.(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49.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  )。

A.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民粹主义

C.文化上的排外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50.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  )。

A.政治态度

B.政治信仰

C.政治感情

D.政治价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国开(河南开放大学)25春《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3【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