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厦门开放大学)25春《全民健身概论》形考任务2【标准答案】
形考任务(权重1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身体素质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素质在青春期的某一阶段快速增长的时期。
A.高峰期
B.敏感期
C.增长期
D.稳定期
2.男性身体素质发展在()岁达最高峰。
A.19-22
B.11-14
C.19-25
D.25-30
3.()岁的儿童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
A.3-5
B.5-6
C.6-7
D.7-9
4.力量耐力的发展,女生在()前呈持续上升趋势,随后停滞或下降。
A.10岁
B.12岁
C.15岁
D.20岁
5.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的转化是儿童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这个主导地位转化的关键年龄在()。
A.小学一二年级
B.小学三四年级
C.小学三四年级
D.初中一二年级
6.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练习的运动量以()居多。
A.小强度
B.中等强度
C.大强度
D.高强度
7.以下不属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特征的是()。
A.活动范围的地域性
B.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C.活动内容的强竞争性
D.行为动机的多重性
8.以下不符合国外大众健身发展趋势的是()。
A.大众健身治理主体的趋同化
B.大众健身与社区发展战略的融合
C.大众健身的形式多样化
D.智慧化体育场馆及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
9.以下不是健身休闲产品开发原则的是()。
A.差异性原则
B.社会综合效益原则
C.创新原则
D.政府导向原则
10.以下不是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的是()。
A.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B.高校体育俱乐部
C.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D.商业健身房
11.身体素质发展高峰的年龄,男性呈双峰型,女性呈单峰型。
12.儿童青少年的相对力量增长快速,而绝对力量增长速度不大,且发展较平缓。
13.速度力量发展较早,因此,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应优先发展速度力量。
厦门开放大学全民健身概论答案:https://www.opzy.net/93181.html
14.一般个体协调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6-9岁,专门协调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9-14岁。
15.儿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6.“骺软骨”的损伤是儿童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特有的一种损伤,主要发生在脚踝。
17.老年人应该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可盲目进行体育锻炼。
18.在0-10级的主观用力程度分级对照表中,老年人宜选择小强度的运动。
19.家庭体育是指在由家庭成员自发组织和参与的,形式、项目、场地灵活多样,以通过体育锻炼活动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
20.社会福利可以有效保障政策法规的实施是国外大众健身政策法规制定的基本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