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东师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在德育过程中以事实、道理、榜样等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种做法符合()。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4.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5.泰勒建立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课程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7.认为课程内容应围绕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而不是学术性科目或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C、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D、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8.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0》指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9.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该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0.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义务教育

1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3.在”五育“中,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德育

B、智育东师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C、体育

D、美育

1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5.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体现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6.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7.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18.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是()。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原理

C、课程与教学论

D、德育原理

19.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设计教学法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道尔顿制

20.差距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斯克里文

C、普罗沃斯

D、斯塔克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2.综合课程的优点包括()。

A、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B、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D、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 学术性和结构性

3.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A、主体性

B、乡土性

C、综合性

D、经验性

4.政治因素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大致有()。

A、影响课程变革目标的厘定

B、影响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C、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D、决定着课程变革的结果

5.备课包括()。

A、备教材

B、备教法#备学生

C、备教师

6.以下属于外铄论的是()。

A、霍尔

B、佛洛依德

C、华生

D、斯金纳

7.设计教学目标应遵循()。

A、全面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8.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以下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是()。

A、卢梭

B、涂尔干

C、罗杰斯

D、凯兴斯泰纳

9.学校中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

A、学生守则

B、教务处

C、师生关系

D、同伴关系

10.以下属于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的是()。

A、沛西?能

B、凯洛夫

C、米丁斯基

D、孟禄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在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这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开端。()

A、对

B、错

2.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A、对

B、错

3.德育应该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

A、对

B、错

4.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A、对

B、错

5.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A、对

B、错

6.表现性评价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A、对

B、错

7.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A、对

B、错

8.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A、对

B、错

9.学生评价的实质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A、对

B、错

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具体和具一般的关系。

A、对

B、错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以上观点属于()

A、人力资本论

B、教育万能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2.在世界上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法国#德国

3.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斯宾塞

C、杜威

D、夸美纽斯

4.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每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体现了()。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遗传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爱弥儿》

8.在”五育“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9.在”五育“中,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环境#学校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11.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为媒介而展开的教育形态属于()。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虚拟教育

D、实体教育

12.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3.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4.教育通过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和整理,使之成为教育内容传递给年轻一代。这表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新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文化批判功能

1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6.教育可以打破文化的时代性、地域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吸收和融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新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文化批判功能

17.在德育上主张实行 “自然后果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18.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该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9.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

A、循序渐进

B、抓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20.李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的教学,还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李老师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个教育理念。()

A、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B、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C、学生是完整的人

D、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以下属于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的是()。

A、沛西?能

B、凯洛夫

C、米丁斯基

D、孟禄

2.以下属于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的是()。

A、沛西?能

B、勒图尔诺

C、桑代克

D、孟禄

3.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改革的特点有()。

A、重视课程的完整性和整体功能

B、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化

C、重视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

4.下列关于教育政治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D、推进政治民主化

5.以下关于教育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B、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

C、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D、教育者是学习者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6.从整体上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专业情意

B、专业知识

C、专业理想

D、专业能力

7.关于“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B、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D、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8.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共青团组织

B、少先队

C、年级组

D、兴趣小组

9.教师的专业情意包括()。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0.价值澄清模式的要素包括()。

A、关注生活

B、接受事实

C、深入思考

D、培养能力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19世纪中叶,法国保罗·朗格朗首次明确揭示终身教育的内涵。()

A、对

B、错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式将评价的重点从课程的实际结果转向课程的预期效果。()

A、对

B、错

3.课程实施的忠实执行取向认为教师原封不动执行的程度越高,实施效果越好。()

A、对

B、错

4.高等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曾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迅速崛起的 “秘密武器”。

A、对

B、错

5.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具体和具一般的关系。

A、对

B、错

6.教育学之父是培根。()

A、对

B、错

7.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

A、对

B、错

8.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关系。

A、对

B、错

9.表现型评价的缺点在于评分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费时费力。()

A、对

B、错

10.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A、对

B、错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就刚刚所学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从评价的角度看,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斯宾塞

B、泰勒

C、博比特

D、赫尔巴特

3.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0》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习作业法

D、演示法

5.如果人生来没有视力,就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没有听力,很难成为音乐家。这表明()。

A、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

6.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7.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8.马克思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A、环境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9.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义务教育

10.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内容,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1.教育和人类共始终,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1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种观点认为()。

A、教学与课程毫无关系

B、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C、教学包含课程

D、课程包含教学

14.“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A、感染性

B、奠基性

C、社会性

D、灵活性

15.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以上观点属于()

A、人力资本论

B、教育万能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16.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均体现了()。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科学本位论

17.使用诸如“你发现路边有老人摔倒了,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和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这种德育的典型做法属于()。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18.主张以是以学生主体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19.“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0.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A、主体性

B、乡土性

C、综合性

D、经验性

2.备课包括()。

A、备教材

B、备教法#备学生

C、备教师

3.分科课程的缺点有()。

A、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B、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C、忽视基础知识传授的逻辑性

D、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4.必修课程具有的特点有()。

A、强制性

B、统一性

C、选择性

D、多样性

5.价值澄清模式的要素包括()。

A、关注生活

B、接受事实

C、深入思考

D、培养能力

6.关于“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B、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D、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7.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决定》提出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提高教育质量

D、基本实现现代化

8.以下属于“教育独立论”主要观点的是()。

A、教育经费独立

B、教育行政独立

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D、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9.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A、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B、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C、语言艺术,气氛热烈

D、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0.以下教育思想出自《学记》的有()。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豫时孙摩

C、长善救失

D、因材施教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A、对

B、错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具体和具一般的关系。

A、对

B、错

3.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A、对

B、错

4.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

B、错

5.教育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能够有效实促进教育普及和教育整合。

A、对

B、错

6.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A、对

B、错

7.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经验。()

A、对

B、错

8.德育应该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

A、对

B、错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统一活动。()

A、对

B、错

10.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A、对

B、错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教育和人类共始终,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2.在”五育“中,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遗传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量。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遗传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6.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7.以让学生通过间接经验的方式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为主导价值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8.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A、康德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奇

D、杜威

9.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0.在德育上主张实行 “自然后果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11.教育通过对人类文化的选择和整理,使之成为教育内容传递给年轻一代。这表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新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文化批判功能

12.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遗传决定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4.永恒主义理论属于()。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C、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D、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5.主张以是以学生主体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16.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每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体现了()。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7.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均体现了()。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科学本位论

18.在德育过程中以事实、道理、榜样等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种做法符合()。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9.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规律

C、教育活动

D、教育问题

20.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D、原有学制合理成分以及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2.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决定》提出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提高教育质量

D、基本实现现代化

3.从整体上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专业情意

B、专业知识

C、专业理想

D、专业能力

4.经济因素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大致有()。

A、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B、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

C、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课程产生影响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5.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距离,因为亲密会产生轻蔑

B、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因为教学相长

C、教师要爱护学生

D、学生要尊重教师

6.以下关于教育环境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B、教会人们保护环境的方法

C、教会人们保护环境的知识

D、平衡甚至消解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7.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阶段包括()。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结果评价

8.学校中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

A、学生守则

B、教务处

C、师生关系

D、同伴关系

9.学制规定着学校的()。

A、性质

B、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10.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有()。

A、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B、教育的自身状况

C、家庭环境的效应

D、社会发展状况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表现型评价的缺点在于评分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费时费力。()

A、对

B、错

2.内外因交互作用论是内发论和外铄论的混合体,是一种折中主义的调和论。()

A、对

B、错

3.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在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这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开端。()

A、对

B、错

4.正式群体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对学生发展具有消极作用。()

A、对

B、错

5.1995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A、对

B、错

6.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A、对

B、错

7.教学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

A、对

B、错

8.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A、对

B、错

9.泰勒提出的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将目标贯穿于课程编制的各个环节等,使得目标模式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A、对

B、错

10.在狭义的教育中,学习者特指学校中的学生。()

A、对

B、错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在德育过程中以事实、道理、榜样等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种做法符合()。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4.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5.泰勒建立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课程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7.认为课程内容应围绕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而不是学术性科目或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C、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D、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8.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0》指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9.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该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0.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义务教育

1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

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

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3.在”五育“中,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5.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体现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6.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7.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18.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是()。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原理

C、课程与教学论

D、德育原理

19.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设计教学法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道尔顿制

20.差距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斯克里文

C、普罗沃斯

D、斯塔克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2.综合课程的优点包括()。

A、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B、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D、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 学术性和结构性

3.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A、主体性

B、乡土性

C、综合性

D、经验性

4.政治因素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大致有()。

A、影响课程变革目标的厘定

B、影响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

C、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D、决定着课程变革的结果

5.备课包括()。

A、备教材

B、备教法#备学生

C、备教师

6.以下属于外铄论的是()。

A、霍尔

B、佛洛依德

C、华生

D、斯金纳

7.设计教学目标应遵循()。

A、全面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8.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以下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是()。

A、卢梭

B、涂尔干

C、罗杰斯

D、凯兴斯泰纳

9.学校中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

A、学生守则

B、教务处

C、师生关系

D、同伴关系

10.以下属于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的是()。

A、沛西?能

B、凯洛夫

C、米丁斯基

D、孟禄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在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这是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开端。()

A、对

B、错

2.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A、对

B、错

3.德育应该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

A、对

B、错

4.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A、对

B、错

5.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A、对

B、错

6.表现性评价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A、对

B、错

7.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A、对

B、错

8.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A、对

B、错

9.学生评价的实质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A、对

B、错

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具体和具一般的关系。

A、对

B、错

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就刚刚所学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从评价的角度看,这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斯宾塞

B、泰勒

C、博比特

D、赫尔巴特

3.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0》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习作业法

D、演示法

5.如果人生来没有视力,就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没有听力,很难成为音乐家。这表明()。

A、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

6.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7.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

A、德智体全面发展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8.马克思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A、环境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9.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义务教育

10.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内容,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1.教育和人类共始终,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社会性

1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1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种观点认为()。

A、教学与课程毫无关系

B、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C、教学包含课程

D、课程包含教学

14.“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A、感染性

B、奠基性

C、社会性

D、灵活性

15.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以上观点属于()

A、人力资本论

B、教育万能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16.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均体现了()。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科学本位论

17.使用诸如“你发现路边有老人摔倒了,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和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这种德育的典型做法属于()。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18.主张以是以学生主体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19.“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20.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

二、多选题(共10题,30分)

1.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A、主体性

B、乡土性

C、综合性

D、经验性

2.备课包括()。

A、备教材

B、备教法#备学生

C、备教师

3.分科课程的缺点有()。

A、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B、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C、忽视基础知识传授的逻辑性

D、完全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4.必修课程具有的特点有()。

A、强制性

B、统一性

C、选择性

D、多样性

5.价值澄清模式的要素包括()。

A、关注生活

B、接受事实

C、深入思考

D、培养能力

6.关于“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B、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D、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7.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决定》提出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提高教育质量

D、基本实现现代化

8.以下属于“教育独立论”主要观点的是()。

A、教育经费独立

B、教育行政独立

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D、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9.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A、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B、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C、语言艺术,气氛热烈

D、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0.以下教育思想出自《学记》的有()。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豫时孙摩

C、长善救失

D、因材施教

三、判断题(共10题,30分)

1.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A、对

B、错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具体和具一般的关系。

A、对

B、错

3.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均属于隐性课程。()

A、对

B、错

4.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

B、错

5.教育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能够有效实促进教育普及和教育整合。

A、对

B、错

6.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A、对

B、错

7.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经验。()

A、对

B、错

8.德育应该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

A、对

B、错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统一活动。()

A、对

B、错

10.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A、对

B、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东师教育学基础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