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要求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要求

毕业论文是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特对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论文结构
规范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七个部分。①论文题目(含副标题)②作者署名(含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正文⑥参考文献⑦英文信息(包括论文题目、副标题、姓名拼音、单位、关键词、摘要等)

二、编辑软件和文件类型

要求使用 Microsoft Office Word 编辑论文,文件格式为.doc 或.docx。
三、页面设置和版式

A4 页面,每一面的上方2cm,下方2cm,左2.0cm,右2cm,装订线0.5cm,装订线位置左,页脚1cm,页眉1cm。
四、行距和段落
建议全文使用单倍行距(可全选按 Ctrl+1 进行快捷设置,可以有所变化以体现美观)。

建议段前、段后值均为 0(美观的前提下,也可按软件默认的值不作调整)。

五、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能准确表达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包括限定条件和研究方法,尽可能简洁,不宜使用缩略词。格式:黑体、小二号、居中、加粗。

论文副标题用以补充界定题目所未能述及的准确研究内容或列出研究案例,加破折号“——”。格式:黑体、四号、居中。

六、署名

署名代表著作权归属。署名部分包括作者姓名、学号、单位及其指导教师等。
①一行(段)为学院、专业行,楷体、小四号、居中、加粗。
②下一行(段)为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行,楷体、小四号、加粗、居中。单位写准确全称(即法人名称、单位公章上的名称)。
七、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无须解释或评论的概括。即摘要是论文的微缩版,要求精练,但必须写出论文的全部实质性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意义或贡献(不加任何评述,如“重要的”、“积极的”等)等,不要写成引言。以第三人称(主语为文章、作者)方式表述,但省略第三人称主语。字数在200-300字。
①【摘 要】为黑体、小五号、加粗;
②中文摘要采用小五号楷体,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NewRoman”字型,加粗;
③ 段落宽度与正文段落宽度相同;国开答案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④ 全部内容限一个自然段;
⑤ 段首缩进两个汉字字符;
⑥ 摘要段上空一行。
八、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汇,可以从题目、摘要或主题内容中选用能反映论文特征的、通用性强的、为同行所熟知的词语。每篇论文提供 3-5 个关键词。
①【关键词】为黑体、小五号、加粗;
②中文关键词采用小五号楷体,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NewRoman”字型,加粗;
③ 各关键词中间以全角分号隔开;
④ 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
⑤ 缩进两个汉字;
⑥ 关键词段后空一行。
九、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由引言和主文两部分构成。字数在6000-8000字。
(1)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主文:主文是论文的主体,主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等。
(3)正文其他内容
① 正文部分为宋体(包括其中的英文字符和数字)、五号;
② 正文中涉及的其它特定内容以其特别规定为准,如各级标题、图序图名、表序表名、表格内文字等。
(4)正文标题
① 一级标题:以汉字序号加顿号表示,即“一、”,黑体、四号,缩进两个汉字字符;
② 二级标题:以汉字序号加括号(半角)表示,即“(一)”表示,黑体、小四号、缩进两个汉字字符;
③ 三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半角)加句点(半角)表示,即“1.”表示,黑体、五号,缩进两个汉字字符;
④ 标题单独成行(段),标题后不要标点符号。
(5)正文中的表格
① 每张表格要有表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标示(如“如表 1 所示”),全文按“表 1”、“表 2”、“表 3”……编号;案例或插叙部分(用楷体表示)的表格可直接使用原表序,也可全文统一编排表序;
② 表格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该表的自然段结束之后;
③ 每张表格要有表名;
④ 表序和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
⑤ 表序和表名之间空两个半角空格(一个汉字位);
⑥ 表序表名为黑体、五号、居中;表序号用半角阿拉伯数字;
⑦ 表内文字用楷体、五号(包括表头行),如果文字量较多可用小五号;
⑧ 表宽最大与论文正文段落宽度相同;
⑨ 建议使用三线表。
(6)正文中的图像
① 图像严格要求采用嵌入式居中排版(即图像不要悬浮,图像所在行没有文字环绕);每行只排一幅图,即使宽度再小的图一行也不要排两幅;
② 每幅图像要有图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标示(如“见图 2”),全文按“图 1”、“图 2”、“图 3” ……编号;案例或插叙部分(用楷体表示)的图像可直接使用原图序,也可全文统一编排图序;
③ 图像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该图的自然段结束之后;
④ 每张图像原则上要有图名;
⑤ 图序和图名居中放在图像的下方;
⑥ 图序和图名之间空两个半角空格(一个汉字位);
⑦ 图序图名为黑体、五号、居中;图序号用半角阿拉伯数字;
⑧ 图幅宽度最大与论文正文段落相同;
⑨ 图像清晰。一般要求分辨率大于 300。建议提供 photoshop、Visio 等常用专业绘图软件制作的图像源文件;
⑩ 地图要求:最好由 GIS 软件绘制生成,要有线段比例尺,地图内文字宋体、小五号;江河湖海名称左斜,山脉名称右斜。涉及国界的地图要符合国家制图的有关规定,中国全图不能少掉台湾省和南海诸岛、钓鱼岛等区域。
十、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引用的文献必须一一注明其准确的出处。即:在正文参考或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文献序号。“参考文献”为黑体、五号、上空两行;参考文内容为宋体、五号。
●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标注方法:
[序号] 作(编)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示例:
[1] 陈述彭,童庆禧,郭华东. 遥感信息机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说明:不用写引用句所在的页码)
● 期刊文章的标注方法: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 (期):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
[1] 程昌秀,张文尝,陈洁,等.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评价分析——以2008年北京地铁规划图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7,9(6):31-35.
(说明:期刊文献有卷号的写法:“2007,9(6)”,无卷号的直接省略卷号,其他不变,如“2007,(6)”)
● 报纸文章的标注方法: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 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 1997-12-13(5).
● 电子文献的标注方法:
[序号]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者(可选),可获得的网址,发布或更新日期,查阅或引用日期(可选).
示例:
[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0,2012-01-01.
[2] 傅刚.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 http//www.bjyouth.corn.cn/Bqb/20000412/GB/4216% 5ED04 12B1401.htm,2000-04-12,2002-03-06.
● 外文文献的标注方法:
与中文各类文献标注方法相同。但注意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用括号附上中文译文)。外文文献中的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
示例:
[1] 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 历史的回声 :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 )[M].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10月

【示例】
中学地理园《1+1教学模式》探究
——以《中国地形图》的教学为例

地理科学学院 XXX专业
XXX(学号) 陈 杰 指导教师 刘恭祥

【摘 要】 地理园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现阶段晋升优质中学的标准配备之一,在新课标中具有一定的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学在教学实践中对地理园利用较为轻视,造成了不应该有的闲置与损坏。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如何利用地理园进行有效教学展开研究,提出“1+1教学模式”。尝试将学生探究学习法和同侪辅助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以户外地理园中常见的《中国地形图》模型为例,进行了教学实施步骤演示:包括教师准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课后反馈与迁移、教师自我反思等五个环节。
(说明: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无须解释或评论的概括。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意义或贡献等。字数在200-300字)
【关键词】 地理园;中国地形图;“1+1”教学模式
(说明: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汇,可以从题目、摘要或主题内容中选用能反映论文特征的的词语。每篇论文 3-5 个关键词)
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诸如中学地理园等教学设施设备已经成为了中学迎接考核以及“达标、升级”的标配之一,其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地理园在地理新课标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例[1]:“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课程目标”部分则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内容标准”部分也倡导学生“动手做一次地理探究或实验”。而地理园恰好能将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在读图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又通过观察模型寻找答案,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2]
(说明: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一、中学地理园的利用现状
地理园有广义与侠义之分。狭义的地理园专指户外地理模型园地。而广义的地理园是指由人工建立起来的,能够进行部分地理观察、实习、练习和实验的综合性基地,包括户外地理模型园地、气象观测项目(百叶箱、测风仪、千湿球温度表、气压表等)、天文观测项目(天文望远镜台、日影杆、天象馆等)、地理标本展示柜项目(主要展示岩石、矿物、土壤标本等)[3]、地理文化墙、学生地理图画室等类型。本文以狭义的地理园为研究对象。
近些年,全国大多一级达标中学在校园中均兴建了地理园。如以福建福清市第二中学为例,该校地理园中建有《地形地貌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球仪等四项地理模型。但经笔者实地调查和采访多位一线教师发现,目前中学地理园利用状况不太理想,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校方后期投入和管理不足,导致地理园模型落满灰尘或部分损坏。大多学校地理园的建设只是为了满足学校考核以及“达标、升级”之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效用价值。
第二,地理教师的利用不足。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自身业务水平难以有效地开展地理户外探究活动,或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拘束,更偏爱在室内进行课堂教学;又有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地理课时紧、授课压力大等,更是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地理园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本文联系教学实际,尝试将学生探究学习法、同侪辅助学习法与地理学科相结合,提出了中学地理园“1+1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理园进行地理教学。
二、中学地理园“1+1教学模式”的构建
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观为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前提。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理念以及构建自主、开放的地理课堂成为了主流,即“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4]就此,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并进一步完善了适用于地理园的“1+1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1+1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Fig. 1  ’1+1’ Teaching Mod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研究表明,杜威等欧美学者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科研能力的养成。因此,“1+1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者”[5]的角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直接获取需要的学习信息,发现结论”,[6]达到“激发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等,真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7]的目的。同时,新教学模式还鼓励学生之间加强联系和沟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展开探究活动,强调“以个体责任的达成作为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主要依据”。[8]将同侪辅助学习作为学生探究学习过程的重要支撑,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寻求协助的需求,减少学习落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协作与交流的能力。[9]
因此,“1+1教学模式”是对学生探究学习法和同侪辅助教学法进行有机地整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采用“1+1教学模式”,这有利于突破灌输式教学法“教师独角戏”的局限性,丰富教学的多样性;改善“课堂沉闷,学生动手少、动脑少”等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锻炼团队协作、收集资料、实地演示和交流等科研能力,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三、中学地理园“1+1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以地理园中常见的《中国地形图》模型为样本进行具体的案例演示,探讨如何利用地理园组织探究学习。
(一) 教师准备环节
第一,分组准备。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参考学习能力等因素),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搭配原则,划分探究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公布名单。
第二,教学准备。①地理教师实地观察《中国地形图》模型,分析其隐含的知识和规律,发现其中有待改进的细节,并自绘一些图表或自制一些简单模型进行修正[2];②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并根据学情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③撰写教案,涵盖重要基本点,同时做好多套课堂教学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其中,教学内容应包括地理感性知识——中国的地理位置、主要邻国及关系(强调海洋领土和钓鱼岛等岛屿)、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和名称等,以及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如青藏高原的作用等。
第三,动员准备。地理教师需提早对学生进行活动动员,特别要向学生讲明具体的实施规则:①每组须派出一位“小老师”进行十分钟的现场讲授,汇报其探究成果,其他组可视情况补充;②每组的“授课内容”由组员自行讨论决定;③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教学道具;④活动结束后,每组须提交一份总结材料。
第四,督导准备。在学生进行初次合作探究的准备中,地理教师应全程跟进,时常关注每组的准备进度及产生的问题——这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案,也能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工作,从而降低探究学习的失败率。
(二)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
第一,课前准备。学生获悉分组情况后,①自主确定组长人选,建立小组联系;②小组实地观察《中国地形图》模型,讨论汇报内容,并分配任务:如每位组员均要独立查阅、收集资料,完成各自任务;道具员负责选用和制作教学道具,增强教学效果;组长负责组员间、师生间的沟通协调等;③小组汇集结果,讨论、补充、整合,撰写汇报纲要。
第二,演示汇报。每组经过充分准备后,于课上利用移动黑板、道具等进行现场讲授,汇报探究结果。学生可以从中较好地掌握中国区域的地理感性知识,初步掌握理性知识。
(三) 教师总结提升环节
第一,总结。教师就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指导——将学生讲得对但较散的知识点进一步归纳、条理化,简略点过;或补充说明学生讲得不够全面的知识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最大尊重;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则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对探究学习的认可,自然也会对自主建构的知识体系印象深刻。
第二,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尺度”的空间地理思维,认真观察模型中塑造、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并思考其对我国气候、水文等诸要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妨在模型上放置卡纸箭头来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实现直观化探究。
(四) 课后反馈与迁移环节
第一,评价。在完成探究汇报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学生的努力成果。评价应由组内互评(30%)、组间互评(20%)、教师评价(50%)三种形式构成,最终得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60%)计入期末总成绩。
第二,迁移。初次探究学习过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地理园的使用方法,当然也累积了一些“不够圆满的遗憾”。这时,教师不妨再以地理园中的某一实物模型开展第二次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迁移技能、巩固效果。比如,引导学生关注《喀斯特地貌》模型,让其经过同侪辅助学习,自主建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表现特征、影响等知识体系。
(五) 教师自我反思环节
探究活动过程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后需与学生一同探讨,不断完善“1+1教学模式”的细节;将得失分析撰写成文,寻求老教师的指点,还能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唯有如此,地理园的教学研究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小结
在利用地理园的开展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采用“1+1教学模式”,一方面,将带给学生带来新课程理念下的“充分”学习——即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有机会通过多样的渠道、方式获取该区域知识,而不是仅仅听教师讲授;不只是单纯地增加对某个区域知识的数量,而是可以从多方面、比较深入地认识一个区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初步认知科研的过程与方法。并且,学生在开放、合作的地理课堂中,充分释放个性,较好地满足了情感需求,有利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对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语言艺术、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无形中督促其有紧迫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迎接新课程理念下的各项挑战——这无疑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说明:论文主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司先.利用地理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6):25-26.
[3]薛小刚.地理园(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1: 6-20.
[4]陈亚颦.现代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韦冬余.论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31-38.
[6]方芳.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11-18.
[7]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张茜.透视“小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7:7-15.
[9]阮高峰.同侪辅助学习模式及网络互助学习群体构建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8):34-36.
(说明: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引用的文献必须一一注明其准确的出处。即:在正文参考或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文献序号)

(备注:本文发表于《地理教学》2015年第24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要求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