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河南开放大学)25春《创新教学》形考任务2【标准答案】
作业练习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同时也要备()和教学方法。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学重点
D.教学难点
2.就学生的整个学习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决定( )的问题。
A.能不能学
B.肯不肯学
C.思维能力
D.观察能力
3.教学系统的要素有“教师、学生、课程和条件”4个,其中( )称为信息要素。
A.教师
B.学生
C.课程
D.条件
4.以下哪项教学方法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A.抛锚式
B.试验法
C.讲解法
D.启发式教学
5.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的前结构是()。
A.成见
B.题性课程
C.创造地学习
D.创新意识
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比贤于弟子”阐述的师生关系是()。
A.生成性课程
B.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C.预设性课程
D.系统性课程
7.优秀的微课应该满足()。
A.在视频中嵌套大量的习题
B.内容尽可能发散
C.有趣,能够引起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D.表现单一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 ()() 或 () 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探索性教学。
A.实物
B..图像
C.模型
D.创新意识
9.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就是建立无数个正确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 。
10.在对学生的评价中纸笔测验的优点是标准化的评价方法、保证了测验过程与结果的客观。
11.接受式学习作为一种较为机械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被动去学习,因此接受式学习无任何意义或者意义很小。
12.一种让思路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四面八方任意展开的辐射性思维方式是()。
A.集中思维
B.逆向思维
C.发散思维
D.多向思维
13.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的来源,包括所有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A.教学资源
B.教学信息
C.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
14.教学系统的要素有“教师、学生、课程和条件”4个,其中( )称为信息要素。
A.教师
B.学生
C.课程
D.条件
15.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16.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创新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弘扬人的主体性
17.萨尔曼可汗出版的专著()是微课、翻转课堂研究的重要文献。
A.《未来之路》
B.《看见未来》
C.《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D.《视频重塑教育》
18.针对微课程的正确描述是( )。
A.微课程是一种在线网络课程
B.微课程比课程短一些,没有本质的区别
C.微课程和教辅资料类似
D.微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19.把被评价集合中的各元素的过去和现在相比或者一个元素的若干个侧面相互比较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
A.相对评价方法
B.绝对评价方法
C.综合评分
D.个体内差异评价方法
20.(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以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
A.直接式学习法
B.模仿式学习法
C.探源索隐学习法
D.创新性阅读法
21.创新型学生的求知欲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 () ,对尚不理解问题的 () 。
A.怀疑
B.探索
C.单元设计
D.对象性原则
22.什么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
A.Camtasia Studio
B.Flash
C.Photoshop
D.Visual Studio
23.授人以渔”在教育学上的最贴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4.学习者通过传授者提供的讲授内容、呈现材料而掌握现成知识,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这就是接受式学习。
25.接受式学习作为一种较为机械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被动去学习,因此接受式学习无任何意义或者意义很小。
26.试题选择中,要求试题的难度控制在适当水平的原则是()。
A.适应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难度适当原则
D.目的性原则
27.什么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
A.Camtasia Studio
B.Flash
C.Photoshop
D.Visual Studio
28.档案袋评价具有1、2和评价结果的形成性等特征
A.内容的丰富性
B.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C.独立学习水平
D.积极学习
29.( )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
A.感知
B.概念
C.命题
D.推理
30.制订课程目标实施的措施应重点关注()、()和调控系统三个方面的问题
A.支持系统
B.反馈系统
C.差异性
D.教育实践基础
3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贯彻教育方针
B.提高国民素质
C.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D.培养四有新人
32.表现现评价会造成学生虚假表现的趋势,无法真实的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33.“学校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指的是专家的带领、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专家型的领导引领。
34.创新型学生的求知欲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 () ,对尚不理解问题的 () 。
A.怀疑
B.探索
C.单元设计
D.对象性原则
35.网络学习空间与其他的系统明显的区别是()。
A.界面友好
B.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C.娱乐性更强
D.操作更难
国家开放大学创新教学答案:https://www.opzy.net/91744.html
36.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的来源,包括所有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A.教学资源
B.教学信息
C.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
37.学校课程目标的制定步骤主要有()和()两个阶段
A.研究
B.行动
C.差异性
D.创新性阅读法
38.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的前结构是()。
A.成见
B.题性课程
C.创造地学习
D.创新意识
39.以下关于教学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A.教学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B.教学创新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C.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入和细化
D.教学创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
40.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 )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
B.发散思维
C.集中思维
D.逆向思维
41.把被评价集合中的各元素的过去和现在相比或者一个元素的若干个侧面相互比较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
A.相对评价方法
B.绝对评价方法
C.综合评分
D.个体内差异评价方法
42.课程实施的最关键的角色是()。
A.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
B.教师
C.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
D.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
43.下面对于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发散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而集中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在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C.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
D.发散是为了集中,集中是发散的开始
44.学校课程的设计类型包括()。
A.课程选择
B.课程改编
C.创造课程
D.创新情感
45.一种让思路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四面八方任意展开的辐射性思维方式是()。
A.集中思维
B.逆向思维
C.发散思维
D.多向思维
46.授人以渔”在教育学上的最贴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7.就学生的整个学习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决定( )的问题。
A.能不能学
B.肯不肯学
C.思维能力
D.观察能力
48.“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为编写教科书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名 1 称为
A.科学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基础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49.下面对于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A.发散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而集中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在思维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C.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
D.发散是为了集中,集中是发散的开始
50.三级课程管理讲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